產品中心
Products
全國服務熱線
0579-88236888當前頁面: 首頁 >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
葡萄酒中的“磚石”——酒石酸(圖片)
發布日期:2018.03.26

葡萄酒驚現玻璃渣,你一定懷疑這瓶葡萄酒質量有問題,不過關,其實你可能是碰到了酒石酸晶體,這是葡萄酒在成熟過程中因為酒窖溫度過低導致形成了酒石酸結晶。這種結晶經常被人們叫做葡萄酒“鉆石”。那么這種晶體是否會對葡萄酒的品質有影響呢?
酒石酸是一種存在于葡萄果實或其它水果(如香蕉或酸角)中的天然成分,在低溫狀態下就會形成晶體。在北歐地區,冬天漫長而寒冷,葡萄酒在熟成過程中,含有的酒石酸就容易結晶。酒窖會等到來年春夏,氣候變暖,將葡萄酒輕微過濾后裝瓶,同時安排人手將附著在木桶和發酵罐中的酒石酸晶體刮除。這種刮下來的晶體粉末即為塔塔粉,這是制作蛋糕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添加劑,具有中和蛋白堿性,幫助蛋白起發和增強蛋糕柔韌性的作用。
有的釀酒師在葡萄酒裝瓶前,將酒液迅速冷卻,然后加以過濾,目的是防止酒石酸晶體出現。而其他釀酒師反對這種做法,認為這樣會破壞葡萄酒的結構,影響葡萄酒的品質。這些釀酒師贊成保留酒石酸晶體,因為這能夠證明他們在釀酒過程中,將人工干預降至最低程度。
在氣候溫暖的產區,葡萄酒中一般不會出現酒石酸晶體,除非將酒保存在低溫條件下。通常釀酒師會花費一定的財力和人力,確保裝瓶后的葡萄酒酒瓶中不會出現酒石酸晶體。
葡萄酒里出現“鉆石”,是否是高品質的象征,或許這個問題還充滿爭議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無毒無害的。如果將一瓶德國雷司令(Riesling)保存在冰箱里,就可能出現酒石酸,而將這種晶體放入水中或者品嘗一下,它就會溶解。因此,“鉆石恒永久”,但葡萄酒“鉆石”卻不是這樣。
(第一農經整理)
< 返回 >